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正文

面对面丨揭秘梦天实验舱背后的故事 专访总指挥甘克力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08日    阅读次数 :

过去一周,梦天实验舱的一举一动引发广泛关注。随着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入列,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面对面》第一时间专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指挥、梦天实验舱责任总指挥甘克力。

几经波折的转运路

2022年7月30日,梦天实验舱搭乘轮船从天津港启程,经海路运往海南文昌发射基地,作为空间站系统副总指挥、梦天实验舱责任总指挥,甘克力坚持登船,一路护送。

记者:为什么你作为总指挥要亲自去押船?

甘克力:这次我们梦天舱到文昌来,应该说也是在这个关键点时刻,后面是不容闪失,我们得落实相关的一些责任,必须带头把这些事情做好,把我们的产品梦天舱保护好。

6昼夜1700多海里的海上航行,中途遭遇2次台风,从天津到文昌的航程并不顺利,但必须确保梦天实验舱的安全。

记者:路上有六天居然碰到了两次台风,台风可不是说你们想不磕碰就不磕碰的?

甘克力:晃动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整舱安全防护措施还是比较有效的,每天我们就看看固定情况是否好,绑扎的这些绳索是否松动,我们监测那些数据是否变化,船舱看看有没有漏水、漏雨,是否对我这个产品有影响,这些环节我们时刻要监控,要看的。

2022年8月6日,梦天实验舱在海上经过六天六夜的颠簸,最终运抵海南文昌发射基地。

十年研制方案推倒重来

2012年5月,国家在空间站系统相关分工定点的批复中明确,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承担实验舱Ⅱ的总体研制任务。实验舱Ⅱ也就是梦天实验舱的前身,最开始,它的名字叫“巡天”,主要任务是装载多功能光学系统。也就是从那时起,作为责任总指挥,甘克力与其他科研人员一起,从无到有,投入紧张而有序的研制工作中。

历经两年攻关,2014年,实验舱Ⅱ的方案设计基本完成。然而,此时空间站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调整,为了获取更好的观测效果,原本搭载在实验舱里的光学系统,也就是后来的巡天空间望远镜改为独立飞行器,与空间站共轨飞行。这样一来,实验舱Ⅱ的主任务、设计方案都需要进行大调整。

然而,中国空间站研制的时间表并没有改变,对于甘克力和科研团队来说,原本就不宽裕的时间变得更加紧张。在接下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需要重新论证并完成实验舱Ⅱ的方案设计。

2015年,科研团队完成了实验舱Ⅱ的方案设计,通过征名,它拥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梦天”。历经6年初样研制,2年正样研制,梦天实验舱在上海完成总装和测试后,被转运至天津进行整舱力学与热试验。

发射前的险情

临近发射前,对于各种风险的把控是甘克力的工作重心。梦天实验舱抵达发射基地后,在进行四舱刚性连接,水平电测时就曾发生意外。科研人员发现舱内的一个实验机柜出现遥测信号异常,经分析,是机柜内的一束电缆出现问题,需要更换。然而实验机柜重几百公斤,更换电缆首先需要将机柜的顶板打开。按正常工作流程,需要把梦天实验舱重新分解成单个舱段,将机柜从工作舱内拆下来,然后移到舱外进行更换电缆的作业。

研制团队经过反复研究,甘克力最终决定“不重新分解舱段”,而是采用舱内起吊的方式,将机柜吊离安装位置并翻转一定角度,以便完成机柜顶板的拆装和电缆的更换。

记者:现在我们听起来很容易,但是当时做出这个决策,你要冒的风险是什么?

甘克力:因为这个时候整舱已经刚性连接好了,而且我们整舱的试验状态都已经确定了,我们也做过整舱的力热和相关的试验验证,应该说状态已经固化了。那么如果舱内要做这些动作,应该说对整个舱内技术状态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这些方面没法再进行地面试验验证,所以必须靠我们在恢复阶段把它一次做到位。

记者:这个难度有多大?

甘克力:因为这个机柜在舱内安排还是比较紧密,周围还有一些相关的其他设备电缆和相应的装置,其他东西都是不能碰的。所以,在处置过程中我们也制定了详细排故方案,确保每个环节都一次做好。

在舱内外严密配合下,最后这个故障被顺利排除了。很少有人知道,梦天工作舱有着极为严格的清洁要求,进舱排除故障的五位工作人员在不能吃喝拉撒的情况下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从1988年大学毕业进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工作算起,甘克力已经在中国航天系统工作了30多年,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指挥,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他也曾送别过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见证了中国空间站一步步从梦想变成现实。

记者:我们作为普通人抬眼看星空,用肉眼可能看不到中国空间站,但是你作为一个参与者,你感觉你看得到它吗?

甘克力:看得到,现在空间站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脑海中,因为咱们中国空间站的建造是一个伟大的事业,能在我们手中参与空间站的建设是莫大的荣耀。将来空间站在轨稳定运行,它也是和我们人生一样,一直会伴随着我们,它在天上飞,我们在地下一定会牵挂着它,一定会把它后面工作照料好,咱们空间站还会飞得更高更远。


来源:科学网: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1/488954.shtm